“千州万州钦州好”,这是已故前国家领导人胡耀邦同志赞美钦州的诗句钦州人杰地灵,有刘冯钦州文化之魂,更有坭兴陶钦州文化之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钦南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钦州坭兴陶这一千年古陶得以复兴,且发展迅猛,令人瞩目。,退而不休的刘明洲,是钦州陶艺大军的一名骁将以刀代笔,激情坭兴陶,用他独创的陶艺一绝“单刀法”为钦州坭兴陶发展助臂之力,是深受人们称赞的革命“老黄牛”、“书坛不老松”。刘明洲,笔名柳之,家住钦州城区白沙街,是钦州书法界元老,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年逾古稀的他,宝刀不老,现今仍活跃在书坛上,且近年来频频获全国大奖。刘明洲的书法艺术,以楷书柳体见长(是全国柳体唯一入选者),分为钢笔、毛笔、铁笔、陶艺刻字书法艺术四大类,每类艺术他均炉火纯青,有所建树,只要你亲临其宅,就如步人书法艺术殿堂,令你陶醉,流连忘返。特别是他的铁笔书法艺术及钢刀“单刀法”陶艺刻字书法艺术品,堪称国内一绝。
刘明洲六十余年如一日,透支了青春,透支了心血,倾注于书法研究。陶艺刻字书法艺术是刘明洲书法生涯最后一站。他创立的“单刀法”是于1988年在钦州坭兴陶厂推出的。20年前的一个星期天早上,在钦州文化馆上班的刘明洲接到钦州坭兴陶厂邀请他到该厂献艺的通知,当时他又高兴又紧张。虽然自己已是书
坛一名久经沙场的书法家,但对于陶艺书法艺术平时很少涉足,一时不知所措。平时他玩的书法艺术,如铁笔与钢板是硬对硬的书法艺术,毛笔与纸是软对软的书法艺术,钢笔与纸是硬对软的书法艺术,而陶艺刻字是钢刀与坭坯为硬对中性的书法艺术。一般书法不允许重笔重刀(除木、竹刻外),否则就是画字而不是写字,无艺术可言。当天,他首次接触林林总总大小不一的坭坯、五花八门的雕刻刀具,很是担心选用不当留下败笔。最后刘明洲怀着试一试的心情选择了两个最小的水杯和笔筒坭坯,用自己随身带的“武器”—铁笔应战。这一试他花了2个多小时,终于一气呵成干脆利落刻完了两首娟秀的小楷体唐诗。没有掌声,没有鲜花,现场观摩者不以为然,刘氏“单刀法”陶艺刻字书法艺术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问世,铁笔便是他“单刀法”的第一把笔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单刀法”的效果,198年,刘明洲举家移居广东不久,他便带上自己的“武器”—形状大小不的钢条、钢刀(片)深入到广东佛山、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云南建水等陶瓷厂家现场操作推广“单刀法”。由于某些厂家的土质太粗或过于松散,刘明洲的单刀法”并非每家适用,但绝大多数业内人士首次看到他的“单刀法”均惊叹不已,无不公认它是陶艺一绝。通过调查考察,刘明洲惊喜地发现,千土万土不如钦州红土,钦州的坭兴陶土质最佳,它光润柔和,硬而不脆,软而不松,滑而不黏,而建水土质略粗,宜兴土质松散,佛山、景德镇土质松软、易碎,它们的土质是无法与钦州比拟的。
科学就是力量。“单刀法”(即钢做笔刀,长15厘米,宽1厘米,高0.2厘米,斜口45°,执刀45°)的诞生,以一刀见效、不修边幅、完美无缺的优势不仅为陶艺刻字工作省时省力(比以往“双刀法”快一倍以上),还能保持书法艺术之神魂。对于刘明洲“单刀法”陶艺刻字书法艺术品,人们给予较高的评价,赞它刻字成帖,美如梦境般的感受,除了惊叹别无他感!是一部坭兴陶史的绚丽篇章,钦州人民的精品……目前“单刀法”已在钦州各陶艺厂家广泛应用,歆州坭兴陶艺,因它而增色,产品价格倍增,成为收藏家的抢手货,是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内外事活动以及出访赠送给外国领导人的指定礼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风雨飘摇七十秋,花甲未死有赚头。羊城不是享乐处,坭兴唤我回钦州。”这首七绝诗道出了晚年刘明洲对钦州坭兴陶的无限眷恋与思乡之情,正可谓君走千里,走万里,走不出钦州怀抱;走千里,走万里,割不断钦州坭兴情
“小别胜新婚”,刘明洲自从2004年夫妻双双把家还后,更对钦州坭兴陶喜爱有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钦州是刘明洲安度晚年的港湾,“单刀法是他射向坭兴陶艺的“丘比特”之箭,让我们祝愿他一如既往,与坭兴陶的爱,更加激情,更加甜蜜。坭兴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钦州刘明洲,刘明洲的单刀雕刻法